冯唐的《作为花我从来没败过》,是一本关于生命、亲情和时间的散文集。书名看似张扬跋扈,内里却藏着对生命、对亲情、对时间最深刻的思考。冯唐的文字总是带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戏谑,却在嬉笑怒骂间不经意地戳中人心最柔软的地方。尤其是那句“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亡,都是归途”,像一把锋利的刀,划开了现代人看似光鲜的生活表象,露出内心深处的迷茫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冯唐的文字里,父母是永远绕不开的主题。他写母亲,写她如何用一碗热汤面治愈儿子的疲惫;写父亲,写他如何用沉默的爱支撑起整个家。这些细碎的日常,在冯唐笔下变得格外动人。父母在,我们永远是孩子,可以任性,可以撒娇,可以暂时逃避生活的重压。这种来处,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家,更是心灵上的避风港。然而,冯唐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亲情的温暖中。他清醒地意识到,父母终将老去,我们终将失去这个来处。这种清醒,让他的文字多了一层悲凉的底色。
当父母离去,我们便成了真正的孤儿。冯唐用“归途”来形容这种状态,既是对生命终点的隐喻,也是对人生意义的叩问。没有了父母的庇护,我们不得不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雨,不得不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这种归途,既是孤独的,也是自由的。冯唐在书中写道:“父母在,我们是他们的孩子;父母亡,我们才是真正的自己。”这句话看似矛盾,却道出了人生的真相。父母的离去,迫使我们直面生命的本质,也给了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冯唐并没有在归途的孤独中沉沦。相反,他试图在归途上寻找新的来处。这种来处,可能是爱情,可能是事业,也可能是对生命本身的热爱。冯唐用他特有的幽默和智慧,告诉我们:即使父母不在了,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这种寻找,不是对过去的逃避,而是对未来的拥抱。书中写道:“生命是一场盛大的告别,但也是一场美丽的相遇。”这句话,既是对生命的感悟,也是对读者的慰藉。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忽略了亲情的珍贵,忘记了生命的本质。或许,我们该停下匆忙的脚步,好好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好好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因为,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亡,都是归途。
荐书人:杜红梅,市政协委员、市文创旅游产业促进中心市场室副主任兼驻审批大厅窗口首席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