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解锁孩子的成长密码
春回大地,为人父母者,想必都怀揣着对孩子成长的美好期许。在这全新的起点,我诚挚地向大家推荐一本在育儿领域堪称“圣经”的佳作 ——《爱和自由》。这是“爱”孩子的书,而不是“教”孩子的书,正如作者所说: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
作者孙瑞雪,是中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的创始人,这本书的写作是基于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论。书里有很多案例和观点,让我不由对号入座,一边翻阅一边告诉自己:要学会爱孩子,就要给他自由……
曾经,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按着“乖孩子”的模式去听话、不惹事、好好学习、不贪玩,按着父母安排的路去考学、进A单位或B单位,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现在,我们成为父母,再理所当然地按这个模式去管孩子,认为一个家庭里孩子至少要怕一个人,要有个人“镇”得住他;认为孩子小的时候是讲不通道理的时候,至于道理,长大了就会懂了;认为“宁可给孩子一颗好心,也不给他一张好脸”……其实这些都不是“爱”,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
“当给儿童自由时”,这句话真的很好地概括了全书的立意。例如父母、老师、长辈做到“不打扰”孩子,这便是爱。当孩子把手放到嘴里,不打扰;当孩子在反复地做一件事,不打扰;当孩子安静地玩耍时,不打扰……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充分发展潜力的自由,充分认知的自由。有这种自由,他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摸清事物的规律,才能够去认识、认知。有了自由,孩子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有兴趣,他就会反复做,就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他逐渐感知并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他就愿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其实成人世界也是一样的,如果他的社会环境充满了爱、安全、公平、宽容,在这种环境下成人也变得美好,发展的快,有创造力,热爱生活。
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这真是一个妙不可言的事情,所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孩子身上是件事半功倍的乐事。
荐书人:梁 颖,市政协委员、西岗镇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