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调研协商
《联合日报》 探寻滕州大地的“平安密码”
时间:2022-12-12

12月12日,《联合日报》2版整版介绍了滕州政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做法。记者马洪香在《探寻滕州大地的“平安密码”》一文中,记录了在滕州“沉浸式”采访的感受和体会,全文如下:

一头连着国家安定,一头事关百姓福祉,这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任。

作为联合日报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看市县政协新作为”采访组记者,在滕州用笔和镜头记录下滕州市政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呈现滕州市政协扎实履职推进社会治理的独特魅力,通过“沉浸式”采访,深入探寻滕州大地的“平安密码”。

滕州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造车鼻祖奚仲和孟尝君、毛遂的故里,走进“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滕州,让人感到处处祥和井然,都市繁华又有独特的文化品位。刚进入滕州,就会被省政协委员李鑫投巨资引进的大众书局所吸引,建设书香滕州,弘扬先进文化,处处凝聚着政协奋进的力量,让群众享受美好书香生活,奋进祥和的滕州映入眼底。

据记者了解,截至2021年末,滕州市常住人口157.35万人,2021年,滕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8.4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7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90.2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80.44亿元。这是一座繁荣发展、充满活力的城市!

社会治理提质、营商环境升级,良好营商环境需要协同发力。而基层社会治理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后一公里”,一头连着老百姓,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重任,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用滕州市政协主席薛登峰的话说,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利益调整,要辩证思维、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务求实效,才能让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让群众有更多的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政协工作怎么干?如何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助一臂之力?“省政协主席葛慧君给了指导方案,我们聚焦‘五种思维’,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就是要从这‘五种思维’中寻求‘秘诀’。”正如薛登峰所言,滕州市政协“善服务”理念实打实地撬动了政协履职效能。

于是,滕州市政协真抓实干,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聚智聚力,汇聚共识力量,如春风化雨般进行解疑释惑,他们切实把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转化为集思广益商量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效能,创新协商凝共识,精选协商议题,增加协商频次,通过“委员+专家学者+群众代表+N”模式,组成“智囊团”,“集”为方法,“议”为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一张桌,几张凳,委员和群众就文化进村、非遗传承、教育医疗等活动开展发表意见、交流想法、凝聚共识……正是滕州市政协工作接地气,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的做法,连起了民心。

基层治理无小事,百姓的事情是大事,诸如化解因违法装修导致的矛盾纠纷、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建设“口袋公园”和“袖珍公园”等系列问题,都得益于滕州市政协坚持“服”为载体,以“和”为贵,以“新”易旧,以“德”润心。委员听,群众说,大家各抒己见,疏解了情绪,凝聚了共识,通过工作重心下沉、阵地前移,真正打通基层协商的“最后一公里”。

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是直接面对群众,事务琐碎复杂甚至艰巨繁重,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滕州市政协深刻把握这一点,“挖根源、找症结,把群众心声和合理诉求转化为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转化为滕州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滕州市政协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协商中,真正把握好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使履职活力强起来,履职成果亮起来,真正将“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担当落到了实处。(本报记者 马洪香)


来源:联合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