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调研协商
集众智谋科技创新良策——十五届滕州市政协履职工作报道之二
时间:2022-02-09

  实现“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在我市制定的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的32条政策措施中,涉及科技创新的多达14条,分量之重,前所未有。五年来,市政协聚焦政策环境、企业主体、人才支撑和平台建设等问题,正视问题差距,凝聚思想共识,确保措施落实,推动我市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

  完善顶层设计,激发创新活力

  提案,是委员发挥主体作用,切实提升政协履职质效的主要手段。五年来,市政协充分发挥人才库、智囊团的优势,主动把握我市企业科技创新环境协同优化相关工作,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深入开展建言资政。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以来,经审查立案科技创新相关提案80余件,组织专门力量围绕“通过企业技术改造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和“我市对外开放和外经贸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建好睿智之言、献好务实之策、尽好推动之力。连续三年精心组织政协全体会议议政发言,共收到委员书面议政发言200余篇,其中,企业科技创新相关言论达30余篇。市政协常委、山东辛化硅胶有限公司董事长仇兴东在《关于增强企业科技创新成效的建议》的发言中,深刻阐述了如何发挥人才连接作用、资本联合作用、平台联系作用、政策联动作用,为强化政策保障、推动成果转化提供了参考。市政协常委、无党派人士、市科技局副局长安富国在《关于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建议》发言中,提出了在深化产学研合作载体建设、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方面完善顶层设计的建议,促进了科技成果快落地、快达效。

  坚持问题导向,市政协多次开展企业产学研合作专题视察活动,利用会议监督、视察监督、提案监督、专项监督以及民主评议等各种监督方式,聚焦政产学研合作等事关滕州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进行监督问效。广大委员就加强普惠性科技政策供给、健全社会多渠道和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打造协同联动创新体系、营造重视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市政协围绕科技创新开展的工作还远不止如此,科技创新的背后,总有滕州政协人的身影。在市政协十五届二十二次常委会议上,来自科协界别的委员专门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主体培育、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和创新环境优化等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委员们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集聚产业创新资源、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优化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环境等多个方面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金点子。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让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市政协委员魏彦君认为,要加快创新型滕州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创新研发,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高端产品,有力推动“滕州制造”向“滕州智造”转变。

  培育创新主体,智慧赋能“智造”

  投资50亿元的智慧工厂,滕州首个引入5G+技术的企业,国内唯一引进工业4.0家居智能制造生产线,俄罗斯索契冬奥会指定供应商和APEC会议中心木门供应商……一张张骄人的名片,记录着智能制造带来的影响力和勃勃生机,也彰显着市委、市政府加快工业企业智能制造发展的精心部署和市政协的积极作为。

  在此期间,市政协把工业企业智能制造列为2020年度调研重点,成立专题调研组,组织发改、科技、工信等部门,深入我市部分企业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并赴我国智能制造名城——江苏省常州市对标学习。通过两个多月的调研和认真研究分析,找出了全市工业企业智能制造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如,企业认识不到位、关键核心技术和配套能力不足、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服务平台效能不高等,提出成立智能制造协调推进工作组、建立多方协同参与的组织体系、加快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积极实施智能化改造和试点示范、设立智能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部门有效衔接等提升智能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形成了《关于我市工业企业智能制造的调研报告》,得到市委书记签批并安排相关部门抓好落实。

  优化人才政策,强化人才支撑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为进一步加快我市人才工作发展,引进更多滕州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深入调研基础上,2020年9月10日,市政协召开了人才工作专题协商座谈会。会上,发改局、教体局、科技局、工信局、人社局、文旅局、卫健局等单位负责同志汇报了人才工作开展情况;5位委员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从全市人才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和建议等方面,对人才工作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人才工作专题协商活动的开展,针对我市人才政策不完善、政策定位有偏差、部分单位对人才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度大、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深化人才招引、人才激励、人才投入等机制改革,扩大“人才贷”等金融产品惠及面;深化“筑巢引凤”,实施百家平台科创工程,建设校地共建公共服务平台、校企合作产学研平台,以平台引才聚才育才;完善激励政策,实现项目回归、资金回流、信息回传、技术回援、人才回乡、公益回扶;全面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制定符合滕州实际的优惠政策,及时跟进兑现;突出企业引才用才主体地位,深化与中科院、北航、山大等国内外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创新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立足八大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教育培训,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等诸多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制定行之有效的人才引、用、管、育、留工作机制提供了参考。

  加强平台建设,实现创新驱动

  2021年3月初,市政协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全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要求,召开企业科技创新专题调研动员会议。调研活动在市政协主席会议领导下进行,市政协教科卫体委、经济委和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部门广泛参与,历时三个月。

  调研组围绕市委、市政府科技创新发展目标,选择我市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和有关部门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走访和小型座谈会等形式开展调查研究,并专门赴寿光、龙口、高密等地考察学习,借鉴总结先进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市创新平台投入强度不够、缺少真正支撑引领产业创新的大平台、创新平台承载力有待增强等问题症结,提出坚持创新平台广泛覆盖和提档升级“两手抓”,注重创新平台梯队培育;发挥墨子科创园、大数据产业园等平台载体作用,深化与高校院所、科研单位合作,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专业化、市场化孵化平台建设,打造创新创业孵化生态链条,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创建企业实验室、技术中心等建议;完善创新平台管理评价机制,加强平台绩效运行监管等建设性意见,形成了高质量的《关于我市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调研报告》,市委陈永生书记专门签批,并要求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