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调研协商
“五个突出”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
时间:2018-04-26

“五个突出”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

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滕州市基层委员会副主委、

姜屯镇副镇长  单金凤

 

全国文明城市,是代表国内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最高荣誉,也是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今年2月,我市创城工作已全面启动,经过调研和认真思考,建议“五个突出”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

一、突出系统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领域宽,涉及部门多,必须树立系统思维,既抓好城区又抓好农村,既巩固优势领域又盯住薄弱环节,既分部门抓分领域抓又联动抓整体抓。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要健全领导机构,分别成立由各级“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将创城涉及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全部吸收进入领导小组,更好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综合指挥作用。抓住“关键少数”,市级领导要一手抓谋划部署、一手抓督促指导,镇街、部门“一把手”要科学调配人力、财力、物力,分管同志要亲力亲为、强力推动,切实形成“头雁效应”。二要加强制度建设。认真把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新方向、新重点、新要求,深入研究《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科学设计载体,创新工作方法,推动抽象测评标准项目化。要对照创城测评体系、责任清单要求,制定操作规程,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创建标准、完成时限,推动创城工作规范化。三要加强协调配合。树立“集成作战”理念,市创城办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汇报,统筹整合全市资源力量,精准发力,强化指导,抓好落实。住建、规划、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探索创城工作新思路、新办法,当好主力军。财政、国土、环保、水务等部门及各镇街,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同时,人大、政协要围绕创城重点难点问题,组织专题调研视察,促进创城工作扎实推进。

二、突出问题导向,优化城市治理。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强化问题导向、开展综合治理。一要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城市发展需要,高水平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修建更新详规和专项规划,把规划具体到街区、地块、建筑单体,明确城市风貌特色定位,优化空间布局,在一张蓝图下推进城市建设和创城工作。二要完善基础设施。加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公共厕所、城市道路升级改造,加快强弱电等线路下地工程和供热、污水、燃气等地下管网完善提升工程建设,科学规划建设景观厕所、智能停车系统,优化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系统,增强城市软硬件设施承载服务能力。三要加强城市管理。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加强乱停乱放、乱摆乱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泼乱倒等“十乱现象”及高音喇叭专项整治,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打造一批环卫保洁示范道路、城市管理示范广场、园林绿化景观和精品亮化工程。开展文明交通行动,加强对广大市民特别是车辆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教育,重拳整治三轮车、四轮代步车,对乱闯红灯、乱穿马路、非法营运、超速行驶等交通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从严惩处。针对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30项对创城工作具有负面影响或一票否决的事项,加强巡查监管,严格执法,提升一批、转型一批、取缔一批,确保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四要注重生态修复。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扬尘、油烟等重点领域污染治理,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狠抓水污染防治,全面推行河长制,扎实开展“清河行动”,完成小清河下游生态修复,积极创建荆河国家湿地公园,促进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三、突出以知促行,提升市民素质。文化代表城市特质品位和形象风格,是一个城市独特魅力所在。创城工作既要见事见物,更要见思想见精神,让市民群众在实践中感知领悟和自觉践行。一要挖掘历史资源。突出抓好欢乐嘉年华平台搭建和品牌培育,做好善国文化和墨子、鲁班等名人研究,加快以龙泉广场为核心的墨子鲁班科技文化城立法保护、规划建设,墨子纪念馆、墨砚馆升级改造和群众文化综合馆建设,打造善国路、接官巷、书院街、荆河长廊和滕薛古城、弘道公园、老县衙等特色文化街区,守住滕州城市文化的“根”和“魂”。二要丰富活动载体。大力实施“四德工程”,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提振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精气神。深入开展“书香滕州”创建,“最美滕州人”“最美乡贤”评选,“讲文明、破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叫响滕州湿地红荷节、墨子科技文化节、马铃薯科技文化节、滕州书展等活动品牌,办好社区“道德讲堂”“家风家训”“邻里和睦”、文化节、运动会系列主题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三要弘扬诚信文化。分领域分行业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专项整治,建立诚信建设“红黑榜”发布制度、诚信企业和模范个人嘉许制度、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完善个人诚信体系和政务诚信体系,利用“厚道鲁商”三级联创平台,让更多企业家进入省市品牌形象榜。

四、突出共驻共建,凝聚创城合力。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创城的主力军。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创城工作。一要深化文明创建。在市级开展十佳文明服务窗口、十佳文明服务标兵、文明家庭评选,在镇街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评选,在市直部门单位开展文明职工评选,激发干部群众参与热情。大力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等梯级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细胞,夯实文明根基。二要鼓励志愿服务。建立志愿者招募注册、管理使用、项目对接、服务记录、嘉许回馈等制度,开展平安、科普、旅游、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以及扶危济困、慈善捐助等公益活动,建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织密服务网络。三要优化育人环境。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工作网络,开展“经典诵读”“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五、突出责任倒逼,形成常态长效。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当前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很多问题,不是没有政策依据、没有标准要求,而是没有很好落实,反思问题所在,往往就出在抓责任落实上。一要层层压实责任。借鉴创卫成功经验,创新完善网格化管理,强化市级领导、机关部门帮包责任,压实镇街、社区属地责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定进度,形成目标清晰、责任明确、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二要强化宣传引导。发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新兴媒体特别是“两微一端”作用,开设专题专栏,追踪报道创城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及先模人物事迹,加强示范引领。设立曝光台,定期曝光不文明行为和落实不力现象,强化警示教育。三要严格督查问效。坚持创城工作推进到哪里、督查问责跟进到哪里,采取日常督查、重点督办和挂账销号相结合办法,每周开展检查,每月通报进展,不定期督查暗访。加快制订创城工作考核问责办法,把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干部使用结合起来,以考核促整改、以整改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