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海翻波,暑热难阻墨香韵;毫端走笔,汗洒更添画境辉。7月3日,滕州政协书画院组织中国书协、枣庄美协等书画名家深入张汪镇,开展“墨润薛国故城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邢孟航,市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谢经雷,张汪镇党委书记张超、镇长张鑫参加活动。
为融入更多历史文化元素,提升艺术创作的时代性,书画家们冒着炎炎烈日考察了千年故城、薛国遗址的建设情况。薛公肆共富工坊,承载着昔日的繁华旧事,更昭示着今日的乡村振兴;汉代冶铁作坊遗址,让人不由怀想手工业文明的辉煌;东南角观景台上,碧草青青的十里城墙宛如草原沃野映入眼帘……从奚仲造车到焚券市义,从“青铜鼎簠”到“饺子故里”,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全方位展现了薛国悠久灿烂的历史,书画家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薛文明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大家不由感慨道,薛国故城是流淌在滕州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源,开发好保护好传承好这一资源,是每一位滕州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纷纷表示,要用手中笔墨让沉睡的遗址在乡村振兴中重焕生机。
随后,考察组走进本土龙头企业景坤板鸭公司,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历程。“煮熟的鸭子飞起来”这一具有200余年历史的匠心工艺,如今已成为省级非遗项目,走出国门,为“好品山东”金字招牌助力打call。而更令人动容的是企业的公益情怀:疫情期间赶制4200份板鸭慰问援滕医护人员;滕州一中110年校庆之际,捐赠110万元设立“景坤进步奖学金”;践行墨子“兼爱”精神,在资助爱心早餐、贫困学子等方面不吝公益投入。
本次活动在景坤板鸭文化展厅掀起书画笔会热潮。书画家们创作了“薛国美食独一景,鲁南名鸭幅乾坤”“景从云集,美韵乾坤”等内含企业文化的作品赠与企业负责人张运伟。篆书“惟薛有序,于斯千年”,颜楷“穿越千年,寻梦古薛”等内容,以遒劲笔力实证历史、串连古今。山水画《高瞻》,似乎在讲述薛国故城遗址打造这一决策对农文旅融合促进的积极力量。几十幅饱蘸深情的书画作品当场捐赠张汪镇,将用于乡村文化场馆建设和薛国故城遗址提升。
邢孟航在总结中强调:“乡村振兴既要深挖文化内核,打造沉浸式文旅廊道;也要推广美食,实现以商养文、产业互促;更要建立书画院驻村基地,让艺术催化乡村蝶变。”张汪镇党委书记张超当即回应,将依托政协智库资源开发“古薛商驿”文创体系,打造“墨润薛国”书画写生基地,让千年文脉真正成为富民强村的活水源泉。
历史与现实的交响方兴未艾——这座见证过孟尝君门客三千的古老城邑,正在文化赋能中书写乡村振兴的炽热新篇。